最新秋分三候是哪三侯?在《周易》和传统节气文化中,秋分三候分别指的是“雷始收声”、“蛰虫坯户”和“水始涸”。这些物候现象反映了大自然的季节变化。
首先,“雷始收声”意味着雷声逐渐减少,这是秋季来临的一个重要标志。古人认为,雷声是阳气的表现,而秋分之后,阴气渐长,阳气减弱,因此雷声也就逐渐消失。
其次,“蛰虫坯户”描述了昆虫开始进入冬眠状态的现象。在秋分时节,许多昆虫会寻找合适的地点准备过冬,它们会用泥土或其他物质封住自己的巢穴入口,以抵御寒冷的天气。
最后,“水始涸”表示河流湖泊的水量开始减少。秋季气温下降,蒸发量减小,同时降雨量也相对较少,导致地表水资源逐渐减少。
通过这三候的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界从盛夏到初秋的过渡,以及即将到来的冬季的气息。周易网推荐大家关注这些节气物候,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自然界的奥秘。
,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 那么24节气秋分的三候是哪三侯了呢?秋分三候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下。
一、24节气秋分的三候是哪三侯?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二、秋分三候中的一候二候三候是什么意思?
一候: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二候:蛰虫坯户
一些春分出土活动的小虫,在秋分过后也会陆陆续续回到土里,准备过冬。
三候:水始涸
水气也不像夏天时那么充沛,将开始逐渐干涸,因此我们会觉得空气越来越干燥了。
三、秋分三候具体解释是什么?
一候雷始收声
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更是万物开始衰败的征兆,天气也逐渐阴冷寒凉。
二候蛰虫坯户
“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
《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以上就是关于秋分的三候是哪三侯及秋分三候中的一候二候三候是什么意思方面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